听力课堂:戴了人工耳蜗,开机就能正常交流了吗?

时间:2017-10-19 14:56  浏览:

​由于个体差异和设备功能本身等诸多因素,我们需要对人工耳蜗有一个适当的期望值。很多用户特别是那些语后聋的患者,术后开机即希望马上能够正常的进行交流,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认知误区。我们不可否认存在“秒懂”现象,但这种概率少之又少。本篇文章将着重解读听觉和言语形成的关系,希望能够为您答疑。

 

首先,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我们所说的言语其实是语言的一种,即口头语言,表现为交流时所说的话,是说的一部分,是语言最重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。而能听懂言语则是听觉器官最重要的生理功能,听觉功能和言语功能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种功能,听觉是言语形成和发展的基础。

听觉是接受声音感觉,通过这些感觉语言才被感受。听觉信息加工包括两条分离的通路“what”通路负责听觉模式识别,“where”通路负责加工听觉物体的空间信息。人类言语加工通路模型中的“what”通路类似,而背侧通路负责将言语声音映射到发音动作表征,形成感觉-动作映射通路(表达言语)。儿童在会说话之前,首先必须先听到,然后理解听到的内容,同时还要能够把这些被理解的词语符号同语言运动系统联系起来。

此外,听觉反馈对于言语的形成也极为重要,听觉反馈系统不但在说话时对言语进行在线控制,而且在言语发声和感知的长期校对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听力正常的人,可以运用听觉反馈来矫正发音,并能体会语言而有正常的表情。就像刚会说话的宝宝,需要先学会复述大人叫给Ta的话,然后理解这句话的意思,并最终逐渐实现学会独立的语言。

言语形成的过程中听力是必要条件,我们常常说到“十聋九哑”现象就是因为听力的消失使其缺乏对语言的听觉反馈能力,进而直接影响到语言发声能力,也就无法正常的学习说话。除听觉系统必须正常外,中枢神经系统、发音器官的完整性与智力、感情因素都将对言语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。

儿童特别是0-3岁的儿童,存在一个听觉发育和言语发育的关键期,需要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要尽早手术,恢复听觉功能并尽快进行言语康复训练。

QQ/0?wx_fmt=gif"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height: auto !important; vertical-align: middle; width: 333.333px; box-sizing: border-box;" width="60%" />